1.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提质升级邮轮特色专业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涉海办学特色,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参与申报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2023年7月作为支撑专业成功入围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2.开创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新局面,打造了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按照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发展规划中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持续推进团队建设。通过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双管齐下,2023年7月,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师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3.产教融合、育训并举,打造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中船舰客教育科技有效公司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2023年11月,共建的邮轮运营服务实训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审批建设。
4.深耕教法探索,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开展“岗课赛证”一体及模块化教学实践,2023年10月,荣获山东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11月-12月,荣获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5.深化教学内涵建设,课程及教学资源开花结果
完善课程资源建设,持续进行3门省级、4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依托课程建设基础,2023年10月,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门,获批省级优质教材1部。
6.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打造科教融汇平台
依托中船国际邮轮产业学院(山东)建设,与中船舰客教育科技有效公司校企合作,打造科教融汇平台。立项市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横向课题2项。以中国首制邮轮即将投入运营为契机,积极加入由中船集团牵头成立的行业产教融合同共体,深入行业一线,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民族邮轮的启航。
7.共建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显成效
签约共建4个产业学院,面向22级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160余名学生赴产业学院开展校企理实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学生实践及职业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8.师生协作送技能传文化,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师生拓宽思路、拓展途径,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社区、特殊学校、潍坊老年大学、中小学、部队等多次开展烹饪面点职业培训、面塑非遗课程的讲授及军民共建活动,参与部队炊事班学员培训40余次,累计培训约1200人,教学时长达800小时。服务内容深受军民喜爱,广受好评。师生用优质服务奉献社会,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服务能力及实践水平显著提升。
承办山东海事职业学院首届大学生非遗节暨滨海区“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弘扬,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信与艺术鉴赏能力。
9.打造社会实践服务品牌,接续助力乡村振兴。
“Young·担当-双向赋能,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是邮轮游艇学院团总支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在校团委的指导下举办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品牌活动。自项目启动以来,为大学生实习实践、创业就业搭建平台,畅通大学生与服务社区联系的常态化渠道,引领学生助推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发挥共青团联动各方优势,在临沂市、昌邑市、济南市等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同时指导在校大学生参与“返家乡”等多种方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近千余名师生参与到社会实践过程中,累计社会服务时长达一万小时,服务社会群众五千余名,接续助力乡村振兴。